找到相关内容28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真实故事:超市屋顶的骨灰

    ,所以在临终时留下遗言,希望将她火化之后,将骨灰洒到超市的屋顶上,以便每周能定期与自己的子女见面。无,悲也!   我们中文的“”字是属于“会意”字,它上面是“老”,下面是“子”,这是告诉我们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,是一而不是二。中国人重视“孝悌”,其中“”是没有代沟的,即上一代还有上一代“老”一辈的祖先,下一代还有下一代的“子”子孙孙,过去无始,未来无终,本是一体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08551728578.html
  • 知恩报恩的亲观

    知恩报恩的亲观  作者:妙涵尼师  “”是中国佛教伦理的核心,而佛教宣扬最多的伦理观念就是“”。它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,因为“”最接近众生的生活,是佛法融入社会大众,并在中国土地上生根、发芽、茁壮成长的方便之门。可以说,“”是促进中国佛教传播发展的最重要的伦理思想。  首先,佛教的孝道与报恩理念紧密相连,即行是为了报恩。总的有“报四恩”之说,即父母恩、众生恩、国家恩、三宝恩。在世间...

    妙涵尼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4160198.html
  • 佛教报恩亲谈

    来大骂佛教,遗毒之深,实深哀痛!   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“目连救母”等有关佛教报恩亲的片子;可是一些无知之徒,仍然丧心病狂的用韩愈的话来讥笑佛教。我也曾有遇见过那些所谓知识分子和我讨论这个问题:“和尚出家,既不养父母,又不报效国家,不但对社会无贡献,简直无父无君,难怪韩愈要主张:‘人其人,火其书’。”   ...

    煮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2140200.html
  • 论世出世间之

      论世出世间之   作者:印圆   在以儒家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,何以礼乐治国而名于世,儒学的核心就是“仁”。而仁的实施与具体表现就在於孝。《论语》中门人问孔子,:“如何实践仁,该从何入手?”孔子的回答是:“与悌为目”。就是说与悌就是仁的外在表现,换句话说只有懂孝悌的真义,才能明白仁的真实内涵,如国将孝悌做到极处,那么仁的真义就会全体显露。所以封建社会的结构是一种纯粹的宗法制度,所谓...

    印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5160695.html
  • 佛教的亲观

    佛教的亲观   王 堃   前言   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云:“,善事父母者。从老省从子,子承老也。”承有物质方面的奉养,更有精神方面的敬爱。世人认为僧人剃发染衣,辞亲割爱,对父母没有物质层面的供养,更无法奢谈精神层面的敬爱。因此,当佛教传入中土后,就与中土传统的儒家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突,亲问题一直是佛教与各教争论的焦点。   一、云何要行孝   的思想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,早在《尔雅·...

    王 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4961953.html
  • 孝心可贵,孝道难得

      “养父母,尊重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”净业三福的第一句就是“养父母”,可见“”何其重要。孝心是做人的基础,孝心是学佛的起点,连父母都不关心的人,很难想象能给别人多少爱,能为社会付出什么。   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接引到这个世界上的,没有父母就没有此身,仅此恩德就难以回报,何况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,给予的关爱和教育更是恩重如山!   我们在父母的掌心中,一天天长大,一天天成熟,...

    春早

    |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0822084537.html
  • 佛教之旨在报恩

    一、知 恩 佛教的实践伦理是始于知恩,终于报恩,故恩之思想在佛教里是占着极重要的位置。换言之:可以说整个的佛教,不出以而知恩为旨趣!因悉知佛恩,也就是了解佛教之始,终获究极的善果,且得知佛的大慈悲,始肯实践而体验,才是达成信仰的极致!所谓佛恩,是我心会证佛心,始能相感应,所以知恩就成为报恩了! 再说,是对父母的知恩,也是报恩,换言之,即对于佛的报恩也是感谢的表示!但恩的思想却被今人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|忠孝|父母恩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33592635.html
  • 是中国人的根性

      中国的古训‘夫孝德之本也’‘百行孝为先’这一类的话很多,不能枚举,只就这两句上看,便知做人的根本是个‘’字。   父母活著的奉养,死了的丧葬,都要尽上十二分力量去办,这也不算完事,还得永远的...的超升,这样才算大,也只有佛法才能办得到,人想尽,必须要学佛。   摘录于《小宣传集锦》,李炳南老居士著述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2147313.html
  • 佛教的忠孝观

    光彩。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更易,古时候的忠孝观念,是否应该一成不变的保持下去?什么是忠、的真正意义?在今天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,对于忠孝的观念,应该有什么崭新的诠释与发扬?这些问题,我从...传人。   “”的意义是什么呢?所谓“”,是曾子所说爱心的表现,是对国家、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,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,是人伦之际的一种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星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750025905.html
  • 献给母亲的花

    。忙于工作等种种事情而忽视了孝敬父母、报父母恩,在父母突然离去时就可能造成为人子女者终生的遗憾;而从佛法上讲,能让父母信佛念佛、往生西方净土,乃是中之大,更是信佛的为人子女者应经常在父母面前善巧...

    佚名

    亲|无常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2/1538458079.html